普通溫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溫度傳感器現(xiàn)在是越用越廣泛。但是,很多人在使用溫度傳感器的時候,由于沒有對“溫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這個基本的問題搞清楚,產(chǎn)生誤差也就在所難免了。那么,溫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溫度傳感器有四種主要類型:熱電偶、熱敏電阻、電阻溫度檢測器和IC溫度傳感器。我們逐一介紹它們的工作原理:
1. 熱電偶的工作原理:熱電偶溫度傳感器測溫的基本原理是兩種不同成份的材質導體組成閉合回路,當兩端存在溫度梯度時,回路中就會有電流通過,此時兩端之間就存在電動勢——熱電動勢,這就是所謂的塞貝克效應。兩種不同成份的均質導體為熱電極,溫度較高的一端為工作端,溫度較低的一端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處于某個恒定的溫度下。根據(jù)熱電動勢與溫度的函數(shù)關系, 制成熱電偶分度表; 分度表是自由端溫度在0℃時的條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熱電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2. 熱敏電阻的工作原理:廣泛的熱電阻材料是鉑和銅:鉑電阻精度高,適用于中性和氧化性介質,穩(wěn)定性好,具有一定的非線性,溫度越高電阻變化率越小;銅電阻在測溫范圍內電阻值和溫度呈線性關系,溫度線數(shù)大,適用于無腐蝕介質,超過150易被氧化。
3. 電阻溫度檢測器)的工作原理:由于每種金屬在不同溫度下具有特定的和獨特的電阻率特性,所以當溫度變化時檢測金屬電阻的變化,從而得到溫度測量數(shù)值。金屬的電阻是和它自己的長度成正比、和截面積成反比的。這個比例數(shù)值取決于傳感器本身金屬材質的電阻率大小。
4. IC溫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模擬溫度傳感器:將被測環(huán)境溫度轉換成按線性比例輸出的單路標準直流電壓或直流電流。它采用硅工藝生產(chǎn)的數(shù)字式溫度傳感器,其采用PTAT結構,這種半導體結構具有**的,與溫度相關的良好輸出特性。PTAT的輸出通過占空比比較器調制成數(shù)字信號。
通過以上的簡單介紹,我們對“溫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這個基本的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關于傳感器可能還有很多要知道,這就要求我們在未來的實踐中不斷學習、提高。